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旅行.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旅行. Show all posts

July 26, 2017

俄罗斯之旅:地下铁

在俄罗斯的城市旅行时,地铁是常常乘搭的交通工具。停留的五个城市里,有三个是有地铁站的:Moscow莫斯科,St. Petersburg圣彼得堡,Yekaterinburg叶卡捷琳堡。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地铁路线比较多,反之叶卡捷琳堡仅有一条,由火车站经过市区,非常的简单。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大理石的装潢。而俄罗斯的地下铁,有时真的非常地下下下铁。乘着手扶梯往上或往下,录过一两次的影片,时间为一至两分钟。长长的手扶梯下方总有一个小亭子里面坐着一个工作人员看着四面八方的CCTV影像。

各城市的地铁咨询各有不同。刚抵达莫斯科时,觉得搭地铁也不是非常的方便。全俄文的资讯,我刚从机场快线买票进入地铁站时就蒙了。我以为会有的大大个最后一站站牌,却不知上面写的是每一站的站名。但,一个看似清洁工的工作人员却很熟悉以手势邀请我过去,看了看我的目的地便指向右边。而在我之前,我也看见了他刚协助看起来也是一脸游客茫然的另一位人士。上了地铁,哦,有报站,有俄文也有英文。而每当地铁停站时我都努力搜索站台上的站名却无迹可寻。看来只能靠听了,还有算站。

后来,才发现,站名都在站台的墙壁那端,大大个俄文,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不过,各个站台风格不同,各个列车也风格不同。记忆衰退,大概有的只念俄文,有的还有路线图,有的站名清晰可见。不过,也没关系,搭错了就慢慢搭对去吧!也当着参观地铁站咯!

地铁的买票
莫斯科的地铁购票窗口都设有一个“we speak English”的窗口。那是我第二次搭地铁时才发现的。第一次从机场快线到地铁站买票时,在繁忙的地下铁里,我选择了人群较少的队伍。轮到我时,我指着自己打印的地铁路线路给售票员看。那路线图上有小小的俄文(那文字小到她看不到是正常),和我自己写上的英文站名。结果,得到的回复是:“I don't speak English.”无奈,我依然白目地期待她会看见那微小的俄文,所以她投降了,搬了隔壁的救兵来解读才得以买到票。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地铁票都有一poster贴在窗口旁说明。对于莫斯科我的解读是,单程标价55RUB,用Troika则35RUB,还有可以如巴黎般的买上20张之类的。圣彼得堡则没有只有20张以上的优惠。而地铁站的机器都有英文说明而且使用方法简单易懂,所以后来我都只用机器买票了。

莫斯科地铁站


这个是告诉你出口
话说莫斯科有时候找进出口看看地上也许会有发现。
抵达莫斯科的第二天早上要去搭地铁时,在地下道迷了路找不到入口处,
不经意看了地上才发现指示。
而在地下铁里的常识是:下去是进站,上去是出站。

叶卡捷琳堡的地铁售票机器
只需把钱放入,就会同时找钱和掉下铜币般的车票。
圣彼得堡的也和这个差不多,机器看起来更新,
但是,会先找钱,过了一秒再掉车票。
所以,一不小心,匆忙间会只拿了零钱却没拿上车票!

俄罗斯之旅:序

走了一趟俄罗斯,乘了一趟西伯利亚铁路,
回来,朋友都问,地球北方的那一国度到底是什么样的过度?
是否很多金发蓝鼻子的美女,高鼻子帅哥,彪悍的战斗民族...

这趟旅行,准备的功课不足,很多疑问好奇都是过了之后才有的,问起了谷歌大哥也才发现,他也未必懂太多。有点可惜,走了整个国度却错失了这样的了解机会。有点可惜,旅程的前面我似乎只在漫无目的的看建筑耗时间。也许是出发前了解的不过的关系,也许是这趟旅行真的没想好他的目的性。

出发前几天才拿到的签证,也在那时才匆匆读起手上的两本旅游指南书。旅程的主要目的是那西伯利亚铁路的火车生活。而城市的观光与文化成了次要,以致我都没参观太多的博物馆或教堂内部,而仅是游走于街头的建筑与生活。

一直觉得如果会说俄罗斯语,应该会体会更深。整趟旅行因为语言不通加上我又不是善于主动沟通之人,说最多的是谢谢(spicybar),剩下的仅是简单的肢体语言。但,尽管如此,我依然觉得俄罗斯人一点都不冷酷,他们也许不热情不主动,但也还是挺热心的。

还会想回来这个国度吗?
旅行的刚开始我觉得不会,因为签证不便宜且严谨,虽然仅是需要花钱之事。但那漫长的等待已把我的热情烧退。而且,如海关的漫长时刻。其实回想起来就是仔细地似乎不容过失。再加上,莫斯科不是非常tourist friendly的告示牌,面对着一堆的外星文有种无奈的感觉。但当旅行走到尾声,当在St. Petersburg参观了政治历史博物馆了解到一点俄罗斯的内战历史,还有火车的观察与好奇心都无法从谷歌找到答案时,我开始想也许哪天我会重游。也许可以再坐一段的火车,也许可以去参观其他的城市。这次要做好功课,买本寂寞星球,学习了一点点的俄文听说与阅读。

October 11, 2016

北海道之初秋:仓本聪

回到富良野,没打算直接回旅舍,而是搭3.30pm的巴士到富良野新王子饭店,然后吃个午餐晚餐,再于天黑前步行回旅舍,因为已是一半的路程了,应该不远。

搭巴士来到了富良野新王子饭店,一下车就听见酒店播放的温柔时光主题曲,那么的温柔而宁静的一首歌。顺着路牌走到森林精灵阳台。先参观了纪念品小店,里面卖的全是仓本聪的相关产品。

仓本聪是日本的著名编剧,移住富良野后以北海道为背景写过几部关于生活、家庭、大自然的电视剧。其中一部便是在森林精灵台拍摄的温柔时光,里面的咖啡店“森的计时”便在此处。在纪念品店不仅售卖温柔时光里男主角给爸爸亲手做的陶瓷杯,还有其他的电视剧影片,甚至脚本。还看到了《学》这部戏的电影和原声带。

《学》是多年前在网上发现的一部日剧。讲述沉迷于电玩游戏的14岁少年因妹妹破坏了他的游戏而误杀了妹妹。父母也因蒙羞而选择了自杀。影片的一开始,身患癌症末期祖父把他带回了加拿大,并把一切野外的生存技能教授于他,带入了森林里祖父自杀,并遗下一封你若还想活着就想办法走出去吧,若不则自身自灭吧!以此激励少年的生存意志。少年于前面都完全不说话的如活死人般。电影要传达的信息很深刻也很有意思,可是电影却似乎不太出名。因为网上的资料很少。而我还记得,我是在韩国旅程结束时又韩国飞回马来西亚的夜机伴着星空把这戏看完。当飞机的灯都打烊了,乘客都睡着了,我在黑夜中因它而感动落泪。里面爷爷说过的一段话,我记在笔记本偶尔翻出看。

“试试一个人去生存,什么都没有,只能依靠自己,平凡的每一天,不会好高骛远。吃、收获、创造、活着,没有人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那时,你就会知道文明是什么,爱是什么,朋友是什么,家人是什么,之后,就是生存是什么。”

这话,如今依然感动。想到这,我不禁后悔没把那张原声带买下。

森林精灵台不大,店家大概不到十家。而且都是统一式的房子,只是里面卖的是不一样的手作产品。很可爱也很精致,价钱却没有太可爱,所以大略看了看,便继续往前走到森的计时咖啡店。咖啡店...即是只有咖啡和蛋糕,没有主食。我在门口犹豫了一下,再看看时间,选择了放弃。回去吧,回旅舍咖啡店吃吧!试试女主人的另一道主食吧!

结果,那天生意大概不错,另一道主食卖完,我又吃回green curry,可是真的很不错吃,有椰香味,而我把咖喱的汁都吃完了。

明天,是雨天。





旅舍cafe
最后一夜试了蛋糕和咖啡
南瓜芝士蛋糕,南瓜味浓厚可是吃到最后有点腻
自己手抄的咖啡,挺好喝的。

北海道之初秋:美瑛骑行

今天一早醒来,才想起早餐要吃什么好呢?
附近没什么好吃的,也许出去才吃吧!
八点前准备好,原打算搭8.30am的巴士去火车站,
但走出门口那刻,却觉得,不如散步去吧!
预计一小时的路程,离原订要搭的火车有充足的时间。
好吧,就散步吧!
离开旅舍,转左往上是巴士站,转右往下是步行的路。
以网上地图来看,那会是比较近的路,而且走到路口拐左沿着大路直走就是火车站了。
眼前的远处是一片的山,前方是田园。
偶尔会见一大箱一大箱的洋葱,偶尔是大货仓,偶尔是民家住宿,偶尔也闻到动物的屎味。
就这样,踩着轻快的脚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这暖暖的好天气进到了市区。
星期日的市区十分安静,没什么车也没什么人。
超市一早已开门,进入超市买了两个冷饭团和四个优格,继续往火车站前进。

5km的距离,走了差不多就一小时。抵达火车站,等待火车,搭去美瑛。
今日的行程,美瑛自行车骑行。
火车站前方不远有自行车出租处,只是,待我想租借时,店主宣称今日自行车没有了,
请往不远处的另一家租借吧!
由于地图看不太懂,也听不太懂,因为店主不会说英文,所以跑去隔壁的观光中心询问。

自行车一小时200yen,但电动自行车却是一小时600yen。
网上曾听说美瑛那些广告树都在山丘上,所以虽然贵三倍,考虑到时间的局限(因为要赶上最后一趟回旅舍的巴士,或者新富良野饭店的巴士,算算只有3小时)还是租了电动自行车。
同来的还有一对情侣和一家三口,不知为何店家一直觉得我与其中一个是一团的,以至我都被忽略了。待他们都租好出发才轮到我。

等待的当儿,看着仅仅的三小时,那就先研究研究地图,在美瑛观光中心有免费的地图可取。因此,那好车就往前冲!!!幸好路途很简单,不需要一直停车看地图,抵达山丘时,还有一堆的路牌告诉你那棵广告树在那个方向。所以一路顺利飞驰于公路。骑着电动自行车上山真的省力多了,可是还是得踩。怎么不像缅甸蒲甘的扭转手把就行了?!

三小时,在美瑛山丘绕了一大圈,看了几个广告树,也就那样。初秋,美瑛已没有花海了,全是绿黄的田园。不过,也见摄影大师,独自开车停于路旁细品慢赏那些一排排的树。最终停在了观望台看看美瑛市区,顺便吃吃早上买的饭团和零食爆米花,肚子都饿扁了。冷冷的饭团真的只为填饱肚子,咸咸的爆米花原来很大包,过后还买了美瑛著名的冰淇淋来吃。牛奶鲜味浓郁的冰淇淋越吃越冷。观望台旁厕所旁有一间小木屋,以为是无人的展览小房,待靠近才发现有位老先生在那里售卖自己的作品。有漂亮的玻璃首饰和自己拍的明信片,有美瑛的四季之风采。最终买了张美瑛春天的花海明信片。

下午两点把自行车还了,准备搭火车回富良野。

美瑛人大概挺善良。租借自行车,老板只是在一张纸上让你写上名字和电话,然后写上租借的时间与预计归还的时间与已收了的钱而已,护照也不看一眼。


美瑛的美 





August 31, 2015

人物故事:日籍巴西

旅行久了也许会渐渐发现
旅途最美的除了风景,便是旅途上遇见的人。

当你与一个人聊天,不管是当地人还是游客,
聊到了很多的共鸣,又或者得到了很多你不知道的,
那段旅程将会牢牢印在你脑海,
所以吧,沟通很重要,交流很重要。

曾经在FB上看过一个大概这样的讯息:
你遇见过不会说马来文的马来人吗?
 你遇见过不会说日文的日本人吗?
...
之类的
最后是讽刺很多华人却不会说自己的母语——中文

结果,这趟旅行我遇见了一个
不会说日文的日本人呢!

一脸亚洲人的模样,样子晒的有点黝黑,应该是日本人吧,我心里猜想。
第二天一早,听到他嘴里说出口的却是一堆我完全听不懂的外语
不是日语,不想任何亚洲语言,却不像法语,西班牙语,
后来才得知原来是葡萄牙语。
我们有机会聊上是在我快离开旅舍的那个上午,
一整个早上,当我与一个雅加达的印尼华侨和旅舍老板在聊天时,
他一直忙着与远方的家人和女友在聊天。

他的确是日本人,不过国籍不是。二战时期,爷爷奶奶逃亡到巴西从此定居。
他是第三代,由于生活的不需要,所以他不会说日文,只有爸妈爷奶会说。
所以,那个上面的讯息,看来那人也只是主观的认为而已。
也所以,如果一个人平常生活没有需要,那不会自己民族的语言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回到他的故事,留着日本人的血统但在巴西长大
日本人的内敛和南美洲的奔放,这样的一个相异甚大的文化混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呢?
他的棒球打的很好,日本的棒球打得不错,巴西是足球吧!
因为打得一手好棒球所以常常出国到处去打比赛,也因此很爱旅行(真爽!)
这次出来先去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打工旅行,然后再飞去巴厘岛,
从那里认识一班驴友然后开始游走印尼的岛屿,Bali, Lombok, Flores...那一带的岛屿
前前后后也爬了五座火山,之后,累了,分开,来到了日惹。
休息兼延长签证,再继续雅加达,也许Medan,
然后马来西亚,新加坡,再把东南亚慢慢玩过去...

这种没有至尽的旅行,什么时候我也来个呢?
到新西兰打工旅行,然后印尼群岛,回国见见朋友,再出发去南美洲...
说再见后,坐在前往Borobudur的旅巴上,我发着这样的美梦。

30岁那年,去南美洲?。

June 24, 2015

我的旅行手帐本

My Travel Diary Sharing

旅行手帐本
分享


我的第一本旅行手帐本
始于
暑假逃离上海那次
两个月的大学最后一个暑假
和朋友一起跑去了云南待了一个月
然后再去广州,澳门,香港
漫长的52天
为了计划,记录
而开始了这本手帐本

第一本旅行手帐本
我的手帐本不华丽也不可爱
文字为主打
记录一天的行程,一天的消费,那天的心情...之类的
偶尔,非常的偶尔
会画一画
不然就是地图,名片,门票,车票,收据,行程计划的黏贴
那都是在旅行结束后扑上的

那次,在澳门待了一天一夜,没有预定酒店,两人就坐在赌场大门前等天亮,等不远处的巴士站的第一辆巴士车


第二本手帐
主要是短短三天至一个星期的旅行
但是还未用完就弃了




那天,我们趴趴走,古晋市区的景点都被走遍了

古晋之旅,想起的除了一大堆的少数民族天然建筑,就是美食

第一次一个人旅行,早餐店的老板很好心的送了一杯咖啡
偶尔,玩得太开心时懒惰写太多的文字时

计划台湾旅行时,两个星期的铁路环岛
出发前做了很多很多的功课

当时学了mindmap而启发的概念
几年后自己再看回去也惊讶了,那是经验尚浅,努力做功课的时候

最后实际的行程
台湾旅行收集的还有很多的盖章



2个月的东南亚之旅
行程的纪录和地图绘出走过的路线和看过的景点

门票,车票,收据的收集
 
清迈买的小本子,用于一星期左右的旅行记录有点多,
但是贴上一堆的资料和地图后
刚刚好

 
日本家庭旅行
那次我拿了一张纸自己随便用针穿线把纸绑成了一本书


突发奇想,让硬币留下纪念的方式

后来,学会了装订书(bookbinding)以后
尝试自己装订旅行手帐本


好处就是可以完全掌控纸的数量,不会买了一本后,
有用一趟旅行太多,用第二趟旅行不够的事件发生。

地图剪出,文字扑上,简单的开场
我也冒险地尝试了
把地图装订上



近期去了趟尼泊尔
特制了一个封面

素色的麻布,自己上色,再绣上文字
独一无二了

这想法起源于某日在书局里发现了这个:



wikitravel打印的资料也收集在一起了

手作旅行手帐本很好玩
事前的行程就先写在纸上
旅行开始前准备一叠叠折好的纸
在旅程中用文字慢慢填补
旅行结束后再自己贴上收集品
本子的大小薄厚自己决定

下一趟旅行的手帐本该怎么样?
暂未想到突破点